



社創實驗室@油尖旺 - 各種膚色的我們


【兩日工作坊完滿結束!感謝各方支持!】
多謝每位出席兩天工作坊的參加者! 過往二天的工作坊,三組參加者利用「設計思維」為主軸,首先接觸非華裔人士,了解他們的背景及文化。與他們交流並親身體驗他們的日常生活,從而了解他們的難處及所面對的困難。而三組參加者將會在接下來六星期,在導師指導下去實踐他們的想法,在10月底分享成果。
【各種膚色的我們】
社區創新企劃 @ 油尖旺
我們未必擁有同一種膚色,說同一種語言,但一樣的是,我們都視香港為家。經常說,「同為香港人─We Stand As One」,但為何非華裔人士彷彿很容易會被視為他者?
在油尖旺這個多元文化交匯的社區,我們可以怎樣重新想像,讓她成為一個更共融、鄰里關係更緊密的地方?我們可以如何促進非華裔人士對社區的歸屬感?
【各種膚色的我們】社區創新企劃 @ 油尖旺是一個以多元文化共融為主題,為期八星期的社區共創計劃。在計劃當中,我們希望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參加者同行,以「設計思維」為主軸的方法接觸和了解油尖旺社區,從中建立跨文化的同理心,並發掘以人和社區為本的行動去促進多元文化共融。
我們誠邀熱愛社區、不同膚色的你一起參與這趟創新旅程。我們將會邀請來自民間、學術、商業和政府各界別人士,帶領大家進入不同文化的世界。參加者將學習和活用「設計思維」中的各種技巧,實踐創新方案去回應多元文化社群的需要,為社區帶來改變。
在合共兩節的「設計思維」工作坊中,除了有不同關注跨文化共融的嘉賓分享,參加者更有機會走訪油尖旺的大街小巷,親身接觸非華裔街坊的生活點滴。參加者將分組去構想不同方案為社區解難,並在完成工作坊後有機會獲發小額起動基金,在社會創新導師的專業帶領下測試方案並付諸實行。
焦點內容
- 與跨文化背景的參加者一同經歷社創之旅
- 學習和活用「設計思維」,為油尖旺社區發掘文化共融新點子
- 遊歷油尖旺社區,與非華裔街坊交流並了解他們的生活
- 有機會獲取小額起動基金 (每組 $1,500) ,進行為期六星期的實踐
- 配對Good Lab的社會創新導師,透過定期諮詢,共同解決實踐期間的疑難
重要日期
參加者必須出席以下所有活動:

*完成9月5日及12日為期兩日的工作坊後,參加者將利用六星期的時間在社創導師的協助下與隊友合力將方案實踐,並於「成果分享會」分享經驗。
語言:英語及廣東話
報名資格:18歲或以上的不同文化背景市民
費用:免費^
^獲取錄的參加者須繳交$200港元可退還按金,按金將於10月下旬完成計劃後全數退還。
主辦機構:社企民間高峰會
協辦機構:Good Lab 好單位
合作伙伴:多元文化行動計劃
場地支持:油尖旺多元文化活動中心
嘉賓及講者
- 安德里 Jeffrey ANDREWS (香港首位印度裔註冊社工,香港基督教勵行會助理經理 暨 融樂會副主席 )
- 張鳳美 Phyllis CHEUNG (融樂會總幹事)
- Rita GURUNG (香港尼泊爾聯會首席顧問 暨 中心主管)
- 陸樺 Warren LUK(社企民間高峰會@油尖旺區主席 暨 好單位行政總裁)
- 譚少薇 Maria TAM (香港中文大學「多元文化行動計劃」總監)
- 鄧偉文 Wyman TANG (香港卡巴迪聯盟創辦人)
- Zain Ul ABBADIN (香港卡巴迪聯盟教練)
- Rojit SHARMA (香港卡巴迪聯盟教練)
- 黃英琦 Ada WONG (好單位執行主席)
- 容蔡美碧 Rebecca YUNG (社企民間高峰會籌備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