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創實驗室【各種膚色的對話@油尖旺】

「香港人」的定義是什麼?要特定的膚色、文化背景才配得上這稱號?抑或是愛護這片土地的人就是香港人?或許這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我們主動探索、開展對話,才能更深入認識及保留這片土地的多元特色。然而,作為大多數的我們,會否在認識之前就已築起「我們 VS 他們」的想法,有意無意地排他、排外?
【各種膚色的對話@油尖旺】共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專題論壇」,邀請了六位從民、商、學、官各界別的主講嘉賓,帶領大家進入文化小眾的世界,發掘建構多元文化交匯社區的可能性。第二部分是「不一樣的對話」,參加者被分成四組,由主持人帶領,與少數族裔人士及講者進行直接交流,就求學與就業、社區參與、婦女及女孩、安老護理四大方向了解少數族裔的真實故事和挑戰,探討社區共融的各種可能性。
活動詳情:
日期:10月31日 (星期六)
時間:14:00 - 17:30
地點:香港九龍彌敦道380號1樓Eaton House
語言:英語及廣東話
參加對象:對少數族裔及社區共融有興趣的人士
費用:免費
活動內容:
第一部分:專題論壇 - 如何透過社會創新營造多元文化交匯的社區?
主持人:
陸樺 Warren LUK(社企民間高峰會@油尖旺區共同主席暨好單位行政總裁)
主講嘉賓:
安德里 Jeffrey ANDREWS(香港基督教勵行會 - 印度裔香港註冊社工)
陳頌皓 Karrie CHAN(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副總幹事 - 長者、復康及社區)
紀佩雅 Puja KAPAI(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馬夏邐 Shalini MAHTANI(小彬紀念基金會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鄧紹基 Tommy TANG(香港基督教勵行會社會服務部經理)
Rizwan ULLAH(平機會及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
第二部分:不一樣的對話
專題論壇完結後,參加者被分成四個小組,由主持人帶領與少數族裔人士及講者就不同範疇的議題進行對話和深入討論,一同了解少數族裔日常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並探索令社區更共融的各種可能性。
第 1 組【求學與就業】
如何創造多元文化共融的學習環境和就業機會以幫助少數族裔向上流動?
- 紀佩雅 X Rizwan ULLAH
第 2 組【社區參與】
如何鼓勵和協助少數族裔社群參與社區?
- 安德里 X 鄧紹基
第 3 組 【婦女及女孩】
如何支持少數族裔婦女和女孩建立及實現個人理想?
- 馬夏邐
第 4 組 【安老護理】
如何照顧少數族裔長者對公共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的需要?
- 陳頌皓 X 容蔡美碧
場地支持:Eaton HK